
调研现场(一)

调研现场(二)

调研现场(三)
4月18日上午,省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原一级巡视员李经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援越等一行莅临我校开展专题调研。校党委书记宋亚伟,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姚刚,副校长胡铁柱,及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陪同。
在人工智能学院,调研组一行实地参观了智能机器人产教融合研发平台,详细了解了科研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结合情况;在成果展示区,调研组重点了解了人机交互咽拭子自助采样系统和畜类胴体高效精准机器人自主加工生产线。在小麦中心,胡铁柱结合工作实际,对近年来我校小麦育种团队在新品种创制、新成果转化推广、科研梯队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绩、新突破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展望。
在交流过程中,宋亚伟代表学校对调研组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等方面介绍学校概况。他指出,学校始终坚持“源于农、兴于农、发展与农、服务于农”的办学特色,依托小麦玉米两熟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等46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构建了“招生—培养—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近三年,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以上奖励870余项。2024届毕业生整体去向落实率达95.32%,其中农林牧渔业就业占比20.16%,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意愿明显提升。
李经超对学校在就业创业工作中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河南科技学院将学科优势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在智能装备、现代农业等领域形成了“科研反哺就业、就业带动创业”的典型模式。他建议,学校可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人大代表+高校+企业”三方协同机制,通过定期举办人才供需对接会、设立产业研究院等形式,推动政策、技术、人才等资源的精准对接,为毕业生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
此次调研为学校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宝贵意见,我校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资源整合、政策建言中的独特作用,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努力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服务河南“三农”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图片/赵利敏 初审/张华永 复审/李月涛 终审/冀红举)